古代诗词意象意境-古诗中的意象就是意境吗?

古诗中的意象就是意境吗?

这个问题很大,从魏晋以来的的历代古人到当現代的王国维林纾等讨论了一两千年,迄今难以有个清晰服众的结论,可见是个难题。根据个人的写作体验,我认为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过程以后而呈現出来的艺术形象。这个过程就是把具体的客观事物用抽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使这个事物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深度、新的美学冲击力。如写月,用玉兔东升、蟾光、白玉盘来表現就是一种意象操作。如"十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写方塘这个客观事物,把它比做一面大镜子,倒映天色云影,那么这个方塘的清澈、波澜不兴等等都传达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单一的意象是创造意境的″砖头",叠加的意象就构成了意境。意境是诗人用诗的语言材料(意象)搭建起来的情景。那里有美、有浪漫、有思念丶有金戈铁马、有大漠孤烟。这些都要通过读者的领会(二次创作)而生成。是意、理、形、神在人头脑中的统一呈現。再写一会儿把自已都绕晕了。:

你见过最有意境的一首诗词是什么?

最有意境的诗词莫过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词是熙宁八年(1075)十月,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外出求雨归途中野外会猎所作。
上片描写率众出猎的威武盛况和全城轰功的热烈场面,
下片抒发保卫疆土和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
全词情景壮阔,豪迈激昂,塑造出作者威武的英雄形象,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解析:
今天好像奋发轻狂的少年,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头戴锦帽,身穿貂衣,跟众人浩浩荡荡骑马卷过山岗。为了答谢全城百姓前来观看,我一定要亲射猛虎,犹如当年的吴王孙权。
借助酒兴正浓,壮志正高,鬓发花白又能怎样?朝廷何时能再遣冯唐,带着命令重新起用云中老将?我一定还能拉满弓箭,遥望西北,射杀侵犯的天狼。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文学文案

古代有影响力的诗词-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名著之外还有哪些影响力特别大的小说?

2021-9-6 22:54:43

文学文案

有哪些歌是根据古代诗词改编的-都有哪些流行歌曲是古诗词改编的?

2021-9-6 22:54: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