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和爱情相关的诗句?
这个问题正好赶上520我爱你。也是西方和网络情人节,更值得浪漫和歌诵的应该是中国的鹊桥节和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下面改编一段,献丑了??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送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才明白,女儿娇容展风彩
在此别过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花丛来
历经磨难真情在,阴阳两届不分开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自信和抒发感情上:
一. 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断代可以达到上下五千年,从春秋时期的《诗经》,到唐宋时期诗词文化的全面喷发,留给现代中国人的是其他国家难以体会的文化自信,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在长期以来的文化熏陶下,中国人保留了绝对的文化自信。
二. 抒发感情
于其他娱乐的文化形式稍有不同,使用古典诗词抒发情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比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喜悦的时候有狂放风格的诗词,悲伤的时候有婉约风格的诗词,用古典诗词抒发情感,是一种内敛而又高大上的方式。
你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吗?你认为它对文化传承有何帮助?
简言之,诗词大会无法让传统文化“活”下去。
没有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比赛节目无非是强调个人对诗词的记忆能力。事实上,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成语,都不只是背诵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背诵千百首诗词,是不是就是成功人士?很显然不是。我曾遇到一位著名诗人,每次参加诗歌朗诵会,看上几次,就能背诵下来诗歌,然后激情洋溢地朗诵。这当然极为成功,但仅仅如此,若没有诗歌作品流传,也只是在大众眼里是“那个可以很快背诵且朗诵的诗人”,仅此而已。同样,能够背诵圆周率最多的人,是不是就成功了?很显然,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不能单靠这一项技能生活。
传统文化,要复兴,就要使传统文化“活”下去,而不是依赖这样那样的诗词大会而传承的。同样,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好的方式去继承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里发挥应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