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赶考诗词-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科举制(文科)选材利有三条:

1.破除权贵阶层世袭,避免权利垄断。

2.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有上升的渠道。

3.有利于普及教育,提升民众文化素养。

相对而言,科举取仕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性,让读书人有了奔头,有利于社会稳定,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科举制最大的弊端不在于科举这种选材模式,而在于考试的内容。

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用科举制度愚化民众思想,靠几篇文章论英雄,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埋没,同时大大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后果如下。

1.文学家多,科学家少。

2.书呆子多,实干家少。

3.保守派多,改革派少。

4.效仿者多,创新者少。

描写“古代科考或赶考”的诗句有哪些?

黄遵宪描写轮船的诗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文学文案

古代清高的诗词-古代关于清高淡泊的诗句?

2021-9-6 23:02:12

文学文案

古代诗词改写剧本-怎样把古诗《清明》改写成剧本?

2021-9-6 23:02:3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