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唐诗宋词是不是都是唱出来的?
诗是吟,词是唱。
诗和词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都讲究平仄和押韵。
诗,从格律上说,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它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一般的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类。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在此就不多谈了。
词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点来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回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也叫"诗余"。
古人写诗,是对某种事物有感而发,或写或吟;词,则是根据词牌名来填写。也就是说,是先有曲调和词牌,后有词的内容。故诗是吟,词是唱。
古代诗词唱出来是怎么样的?
我以为,古代诗应该有两种,以李白为例。有的能唱如,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以歌词的面目出现的。有的则不适合唱,如蜀道难等等。太长了,唱不下来。到宋词和元曲,则完全能唱。因为那就是为现成的曲子配的词。现代吗,诗与歌也有互通的一面。只不过创作顺序变了。古代是先有曲后有词,所以有大量同曲词出现。虽然歌词不同,但唱起来一个味。现代先有词后有曲,通过不同曲调的演绎,相同的词也能唱出不同的韵味。从小时候我就是个戏迷,只是嗓子不好,没有作为哈哈,但对戏词,曲调,记得很准,绝对唱不跑调,主要戏词听上一边就记得住,认识一位老师,闲聊时才知道,戏曲的过门竟然是有名堂的,也就是词谱或者元曲的名字等,怪不得那么有韵味呢!也许就是受了戏曲的熏陶,长大以后就对唐诗宋词元曲有了极大兴趣吧肯定是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