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古代诗词格律,并能以此进行写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谢谢您的邀请。所问的古代诗词格律,应该是指旧体诗吧。关于旧体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旧体非格律诗或古体诗。如《诗经》、《楚辞》、汉魏乐府等;另一类是旧体格律诗(亦称“近体诗”),以及后来产生的词、曲等。古体诗要求不严格,容易写。格律诗、词曲写作难度不小。这类诗词都有比较固定的规定,诗有诗谱,词有词牌词谱,讲究平仄韵律。格律诗的平仄韵律要求比词曲更严一些。写格律诗一般用“平水韵”,中华新韵也可以。有人写格律诗用了新韵,或者邻韵相押,个别人就认为是出韵,大加指责,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些人对韵律产生和作用并不十分了解,古代规定韵部主要是为了增加科举考试的难度,有些并非配乐所必须,如有些字读音完全一样,却在不同韵部。我们现在写诗不是为了考试,现又有了中华新韵,可以不拘泥于“平水韵”。关于平仄要求应严一些,因为诗词都是配乐用的歌词,平仄错了,音律就不顺畅了,不讲平仄就不是格律诗词。中古音中,平音就相当于现代普通话中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仄音就是上去入三声,普通话中已无入声字,把它分到四声中去了,写格律诗应了解那些字是入声字,否则,写的诗很难说是不是格律诗。总之,写出合格的格律诗难度不小,写好更难了,但只要认真学习,掌握了诗谱,词普,平仄韵律,不断摸索提高,写出高水平诗词也是能做到的。以上只是简单粗略的介绍,这方面的专著很多,可以选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