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背后的故事-有哪些诗词背后的故事让你感动?

你所喜欢千古名句有哪些背后的故事?

我所喜欢的千古名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接近好人会使人变好,反之亦然。

人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西湖二集》卷一六:那汉曹大家,她原是班固之妹,所以能代兄续成《汉书》;

蔡文姬是蔡中郎的女儿,所以能赋《胡笳十八拍》;

谢道韫是谢太傅的女儿,所以能咏柳絮之句;

苏小妹是三苏一家,所以聪明有才。

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作:近朱赤,近墨黑。

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考的是背诵诗词,而不是创作古体诗词呢?

谢邀。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选择考察背诵诗词,而非创作,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图自网络,侵删)

1.考察选手掌握经典的诗词歌赋情况,相对容易把握,便于操作,而且容易保证公正。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考察创作,就难以评判水平高低,操作性不强,诗词大会的公正性还可能会受到质疑,节目恐怕难以延续下去。

2.在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以考察背诵古诗词的节目,更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参与。

诗词大会,应该说,只有在重视传统文化时,才能做起来。电视台不会轻易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去做风险高,不确定性强的格律诗词创作大赛。

3.背诵,远比创作容易,选手参加节目的门槛降低,节目便能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不少喜爱古诗词的普通人,就有机会展示风采,过把名人瘾。

在今天,任何商业性质的活动,首先考虑的是流量和关注度。受众太小,公众关注度低的项目,面向小众群体,精耕细作,也可以取得成功。而诗词大会,显然是面向大众的节目,而非小众节目。

4.如果考察创作,海选善作诗词的选手,需要大量专业人士,海选难度太大,成本高,电视台估计不会批准这类的项目。

5.当代诗人有些成功作品,但相对唐诗宋词等经典,它们的艺术水平、影响力和号召力,可能都不如唐诗宋词。

诗词大会,可能因此而不会冒险尝试。当然,也许他们尝试过了,只是觉得不如关注经典的人气高,所以,放弃了。

6.诗词创作,推崇有感而发,若是为比赛为考试而作,恐怕难出精品。作品质量跟不上,看点不足,恐怕难以持续。而考察经典诗词背诵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7.电视节目,需要保证一定的观赏性,古诗词及其作者的很多故事,大家一般都比较熟悉,选手可在其基础上进行发挥,观众容易找到共鸣点。而创作的话,观众不了解作者,对作品可能也比较隔阂,难以参与进来,这不利于节目的持续。

只想到以上几条,欢迎批评指正。对此问题,你怎么看?请留言告诉我~

大冬天里,码字不易,若觉得答主分析得有些道理,记得点赞鼓励哈!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有哪些诗词背后的故事让你感动?

将革命进行到底!出自毛主席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蒋介石苟延残喘,无可奈何的提出所谓和谈建议。伟大领袖毛主席针对当时国内外的一些错误认识,发表了著名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毛主席高瞻远瞩地指出: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战无不胜 ,攻无不取的人民解放军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就占领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总统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远在北平双清别墅的毛泽东收到喜讯,情不自禁,挥毫写下来气势磅礴的诗作!毛主席的诗词气吞山河,堪称千古绝唱,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万世留芳!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文学文案

古代的诗词有版权吗-古人也有“诗词大会”吗?

2021-9-12 15:03:11

文学文案

古代的诗词作者三个字-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元、明、清三个朝代诗词文学的代表人物?

2021-9-12 15:03: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