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吟诵诗词的发音方式和现代人读诗有什么不同吗?可以举例说明吗?
1/古代发音分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现代发音分一,二,三,四声
现代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分在了一,二,三,四声里,平声字分成阴平,阳平,就是现代的一,二声。
不过入声字在南方口语里还有存在。
2/现在举例一下,
u~ü(好像ü是从i+u变来的)
《终南山》《寻隐者不遇》《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i~er~-i~ei(唐朝时都是i。但是i在u和f等声母后变成了ei;一部分i变成了-i;r+-i又在明朝时变成了er)
《把酒问月》《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游子吟》《夜雨寄北》《春怨》(打起黄莺儿)《金缕衣》
顺便说一句,有一首唐诗叫《戏妻族语不正》:
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时十石,针真,阴因不同音,而真因同韵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