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描写将军的诗句?
1、《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2、《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代: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3、《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唐代: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译文: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古代将军岳飞写的故诗?
岳飞将军的诗词:
【登池州翠微亭诗】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锷。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宝刀歌】
我有一宝刀,
深藏未出韬。
今朝持赠南征使,
紫蜺万丈干青霄。
指海海腾沸,
指山山动摇。
蛟鳄潜形百怪伏,
虎豹战服万鬼号。
时作龙吟似怀恨,
咻得尽剿诸天骄。
蠢尔蛮蜑弄竿梃,
倏聚忽散如群猱。
使君拜命仗此往,
红炉炽炭燎氄毛。
奏凯归来报天子,
云台麟阁高瞧嶢。
噫嘻!
平蛮易,自治劳,
卒犯市肆,马躏禾苗。
将躭骄侈,士狃贪饕。
虚张囚馘,妄邀金貂。
使君一一试此刀,
能令四海烽尘消,
万姓鼓舞歌唐尧。
满意请点击采纳
古代描写将军的诗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抒写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前九句生动地描绘出一位爱国将领沙场鏖战的形象,表达了抗敌救国、建功立名的宏大抱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以沉痛的慨叹,表达了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
从军行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元、明、清三个朝代诗词文学的代表人物?
元诗初期,南宋刘辰翁、赵孟頫、等崇唐诗风清丽婉,从金过来的,元好问、刘因等学苏轼的诗,风古朴豪放。
元诗中期,虞集、扬载、范椁、接俱斯元代四大家。能用汉字写作的,少数民族诗人,有著名的云贯云石,萨都剌等。
明诗初期,诗坛代表诗人,宋濂、高启、刘基。
明诗至明成祖,永乐到明孝宗弘治时期,出现扬士奇、扬溥、扬荣、为代表的台阁体,弘治、正德年间,出现了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弘正体。他们提倡秦汉古文,汉魏盛唐诗歌,反对台阁诗。嘉靖、隆庆年间出现了,李攀龙,王世贞、等为代表的嘉靖体古诗风。万历年间,又出现了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体。
清朝出期,出现两类诗人如吴伟业和钱谦益。另一类顾炎武、吴嘉纪等。
康熙年间,王世滇,倡导“神韵说”而被尊为第一诗人,他的诗以七绝最有特色。从康熙末年到乾隆、嘉庆年间,又产生了许多诗歌流派,有代表性的,倡导格调“性灵说”的袁枚,与袁枚合称的,“江右三大家“,蒋士铨、赵翼,以及诗风质朴泼辣的郑燮。翁方刚、黄景仁等诗作感伤动人。
诚谢平台推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