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鲤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尺素:书信的别称,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诗文运用有: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吕向注:"尺素,绢也。古人为书,多书于绢。"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亦泛指小幅纸张。宋韩驹《题画太乙真人》诗:"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魏了翁《跋尤氏'遂初堂藏书目录'序后》:"晁文元累世所藏,自中原无事时已有火厄。至政和甲午之灾,尺素不存。"刘师培《与友人论文书》:"龤钟律于朱弦,彰玄黄于尺素。"(2)指书信。《周书.王褒传》:"犹冀苍雁赤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俱寄相思。"唐张九龄《当涂界寄裴宣州》:"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清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词:"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在古代有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你喜欢哪首?
今天和吃干上了。这事不赖我,“民以食为天”。
关于美食的古诗词很多,我喜欢其中的两首。
第一首: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写的是春江晚景:几枝桃花灿灿开放,鸭子们在春江中嬉戏,只有它们最先知道江水变暖了。蒌蒿满地,芦芽正短,此时,正是河豚肥美的时候。
这首诗写得很美,春光灿烂,生机盎然。里面提到的美食:河豚。
据说河豚味极美,每年都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品尝它的鲜美。因为它的内脏有剧毒。可有许多人不惧,可见河豚很好吃。
我喜欢的第二首关于美食的诗是范仲淹的: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写的很直白,读者一眼就能看懂。可是,直白中蕴藏着浓郁的味道。都知道鲈鱼的鲜美,谁又晓得打渔人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站在一叶小舟里在惊涛骇浪里穿梭,出没,才打到这好吃的鲈鱼。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渔者的深深同情。
诗反映生活,这两首诗都是生活的写照,里面寄托了诗人的真挚之情,所以我喜欢这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