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女子化妆的诗词有哪些?
苏轼《江城子》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曹操《陌上桑》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杜甫《新婚别》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唐·徐凝 宫中曲二首
披香侍宴插山花,厌著龙绡著越纱。恃赖倾城人不及,檀妆唯约数条霞。
唐·徐凝
身轻入宠尽恩私,腰细偏能舞柘枝。一日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李白《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清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木兰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温庭筠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在中国古代如何创建化妆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国古代的女人们也不例外,所以化妆品也是必需品。
最早“脂泽粉黛”这个词,是在《韩非子· 显学篇》里出现的。
这大体上给古代的化妆品分了门类,那么这些化妆品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
粉
首先是“粉”,古人把往脸上抹粉叫“傅粉”。
材料多是米粉,即把各种米类磨成粉,加入香料,拍在脸上达到美白效果。
但“米粉”容易因出汗花妆,所以很快就有了替代品:“铅粉”,用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然后吸干水分,碾成粉末或做成固体的形状。
众所周知,铅是有毒的,但为了美白,古代的美女们也是拼了。
黛
是用藏青色的矿物质研磨成块制成。使用时,要在砚台上磨成粉,用水调匀,然后用小毛笔,往自己眉毛上描。
没错,“黛”就是最早的眉笔。
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这样写:
“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胭脂
介绍古代化妆品,怎么能缺的了胭脂。
最早在商朝,就有了胭脂。
做法是,用一种花作原料,然后加入到牛骨髓,猪胰等动物内脏粉,调制成了稠密的红色脂膏。
胭脂除了抹口红,也可以和粉调节颜色打腮红。
如唐朝诗人岑参的《醉戏窦美人诗》中所写到:
“朱唇一点桃花殷。”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