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鉴赏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认识古代诗歌手法的内涵和内容,理解古代诗歌常用手法,欣赏古诗诗歌的手法美,从而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热爱中国古典艺术,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 课题研究的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古代诗歌的常用手法,构建艺术形式体系。 (2)能力目标:(A)学会系统、全面、整体地认识事物; (B)学会发挥想像力,还原文本; (C)学会记笔记。 (3)情感目标: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和古典艺术,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体系: (A)表达方式(主要是抒情、描写,还有叙事和议论); (B)常用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比兴寄托等); (C)常用修辞手法(比拟,对偶,用典,夸张,对比等) (2)古代诗歌的审美习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含蓄、委曲等)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涵泳法:反复阅读和体味; (2)笔记法:通过眉批和旁批、知识迁移等方法,积累审美经验; 课题研究的步骤: (1)开题阶段: (A)明确课题名称、研究方法、研究时限、研究动机和意义目的,做好开题动员; (B)公布研究性课题可选方向; (C)自主分组,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2)研究阶段: (A)例析诗歌;(B)自主积累:(C)阶段小结。 (3)结题阶段: (A)结题动员; (B)完成课题; (C)成果展示。
一个人既想当作家,又想研究古典诗词文学,但碍于术业只能专攻选择其一登峰造极,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只要是确信自己能登峰造极的门类,那是必须一试的。登峰者广而有之,造极者一人而已,但能天下第一,叫我何乐不为?茅盾造极了吗?没有,还有沈从文;沈从文造极了吗?没有,还有莫言;莫言造极了吗?没有,还有你。能窥门径,已经不易,若想造极,难于登天。
前几天讨论了一条“梦里千条路,早起磨豆腐”的民谚,与这个问题颇有相似处。关键不在于你怎么想而在于你怎么做。先让笔动起来,无论你做什么选择,古典文学是基础课,写不了诗如何写出好小说?写不了小说如何能做诗?这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文备众体,可以兼用。你见过哪个体操运动员只做单项的,不图全能冠军,必定样样都会。你见过哪个跳水运动员只跳三米板或只跳十米台的?虽然只有一项突出,必定每项不空过。
诗文诗文,诗即是文,文即是诗,一窍通百窍通,一窍不通百窍空。你如果传统文化基础扎实,可以主要写诗。如果基础不是很扎实,写小说吧,只要有毅力,一篇不精彩二篇多半会精彩。
古代诗人词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和现在发朋友圈说说之类的心态一样吗?
古人写诗,凡有作为的士人,都有诗集或词集流传后世,成为他们的精神地标。
一、古人写诗(词),其实就是那时的一种日记,现在叫写微博,还可以叫做“晒心情”
二、古人写诗(词),是科举的需要,是登龙门的需要
在唐朝,诗歌作为科举的考试内容之一,自然引起了士子们的重视,因此写诗成了重要内容。
三、古人写诗(词),是朋友、亲人之间交往的需要
在众多的诗词中,有赠别、怀人等类型。这些诗词,表现了朋友之间眷恋不舍互相安慰、风雨同舟的真挚的感情。
此外还有唱和诗(词)。朋友之间某人作诗一首,另有人根据这首诗的韵脚和诗一首。这种诗人之间的唱和,不仅是诗作的交流,更是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加深了诗人之间的情感。
四、古人写诗(词),是排遣苦闷,或者说是娱乐的一种方式
古代诗作中也有欢乐的篇章,但绝大多数的篇目是书写怀才不遇、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被贬之后远离国都的失意,离别思乡的痛苦。古代的交通困难,通讯不便,生活条件恶劣是难以想象的。古诗中常常出现的“寒”字,不要以为是平常的字眼,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彻骨的寒风。那时没有空调暖气,衣服保暖性也差,诗人或居住驿馆,或居于寺庙,或居于衙宅,风雨之夜,独对孤灯;或者春江花朝,漫步江边,思亲思家思友,各种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诗成了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显得洒脱。
其次,诗词写作也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写好的诗(词),尤其是优秀诗作,通过亲友的传抄流传开来,歌女以其为唱词,在宴会上为那些文人雅士演唱,有着重要的娱乐功能。
五、古人写诗(词),是为了参政议政
古人写诗(词),不单单是抒发个人情感,或者娱乐,参政议政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古代的官员既是执政者,同时兼有记者身份。屈原是最早用诗歌议政的《离骚》就是代表作。
六、古人写诗(词),是为了立言,为了不朽
儒家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功、立德、立言”。古人写诗词也是“立言”的一种。因此,凡有作为的士人,都有诗集或词集流传后世,成为他们的精神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