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政建设的诗词有哪些?
1、《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释义】意思是石灰被千锤百炼才出得深山,经历烈火焚身的痛苦也坦然自若这首诗的寓意是自己不怕磨难,志向高洁,虽经痛苦,仍不变节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2、《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释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教训,成功主要由于勤俭,奢侈则招致破败。也叫“成由勤俭败由奢”。
3、《入京诗》 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释义】绢帕、麻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
4、《书端州郡齐壁》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释义】净化心灵,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廉洁奉公,是我为自己确定的为官宗旨。正直能干的人,像那高大笔直的树干,终归会成为社会栋梁;好比精粹的钢材,是不会用来制作弯钩的。那些贪官如同鼠雀,见粮仓充盈,就满心欢喜;好似狐兔,见杂草除尽,无处藏身,就愁苦不已。圣贤在古籍中留下的立身处事之教诲,我们要引以为戒,可不要招致后辈人的耻笑啊。
5、《题画竹为董文中赋》吉雅漠丁
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
【释义】以竹为喻,巧用双关,以清白与好友共勉,暗藏了清廉可致平安的道理。
在古代如果让诗人、文学家去治理国家会怎样?
政治是要吃人的,要有阶级的压迫与统治。
文人是要有真善美的。所以两条路只能选择其一。
苏轼主张政治革新
李白是政治小白,就是一悲剧,没有实际从政能力
刘禹锡望实现政治革新,他在政治上有求实精神,同时对当时弊政的不满刘禹锡认为,一个执政者好的行为表现在别的地方,而教化的影响却传播到这里,政绩的事实还没有看到而声誉却先传开了,这说明政治声望有很强的感召力。老百姓是知道到他们所愿意到的地方去的,执政者的政令也要贯彻到所应当达到的程度。因此,对政治上"声"与"实"的先后关系问题可作这样的概括:如果农民违法和政令松驰,就必须先加强治理,然后再进行劝导,这就需要先有实际行动,然后才能得到声誉;如果农民逃亡和政令混乱,就必须先安定人心,然后再进行教化,这就需要先有声誉,然后拿出实际行动来。做出政绩来以获得声誉,难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政治上有了声誉井要做到名符其实,难的是要坚持到底。执政者如果能够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使得政治声誉和实际行动二者之间的先后始终的关系不紊乱,这样引导流亡的农民回乡生产,服从政令,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