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怎么唱-古代诗词唱出来是怎么样的?

古代诗词唱出来是怎么样的?

我以为,古代诗应该有两种,以李白为例。有的能唱如,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以歌词的面目出现的。有的则不适合唱,如蜀道难等等。太长了,唱不下来。到宋词和元曲,则完全能唱。因为那就是为现成的曲子配的词。现代吗,诗与歌也有互通的一面。只不过创作顺序变了。古代是先有曲后有词,所以有大量同曲词出现。虽然歌词不同,但唱起来一个味。现代先有词后有曲,通过不同曲调的演绎,相同的词也能唱出不同的韵味。从小时候我就是个戏迷,只是嗓子不好,没有作为哈哈,但对戏词,曲调,记得很准,绝对唱不跑调,主要戏词听上一边就记得住,认识一位老师,闲聊时才知道,戏曲的过门竟然是有名堂的,也就是词谱或者元曲的名字等,怪不得那么有韵味呢!也许就是受了戏曲的熏陶,长大以后就对唐诗宋词元曲有了极大兴趣吧肯定是的哈哈?

古代诗词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中国古代诗词是怎样流传下来的,这得要先说它是通过什么渠道发表和流传的,如果没有发表就根本谈不上流传和传承。其实,中国古代诗词的发表和流传主要的经过是这样的:其一,呈示和寄赠。这是古代诗人普遍采用的方式。如李白的诗《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诗虽不以“寄”、“赠”为题,但也是赠送给别人的。有时诗人还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其二是投谒名流。古代许多举子文士为了获得声誉,顺利及第,就把自己得意之作献给当时名流,以便广为流传,这便是所谓“行卷”的方式。如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诗就是献给当时闻名诗人张籍的。其三就是即席赋咏。如大历年间卢纶、韩翃、李端等所谓“十才子”,常奔走于王公贵戚的宴席上赋咏酬答。李商隐《七月二十九崇让宅宴作》也是即席赋咏之作。其四,墙壁题诗。驿馆、驿亭、寺观等公共场所的墙、柱、名胜古迹、渡口、酒店、名山大川都是古代诗人题诗的好地方。如晚唐诗人张祜曾在全国各地几十座著名寺观里题过诗。其五,“诗板”题诗。设立“诗板”的多是当地县令、寺观主人等,他们请路过的著名诗人留下诗篇,然后挂起来并大加宣扬,其目的是为本地、本寺观增光添彩。更有趣的是道士诗人唐球把自己写的许多诗装进一个大瓢里,放入河溪,以便让更多的人得到他的诗。深禁宫中的宫女们还在红叶上题诗,随御沟流水传出禁宫,抒发她们的苦闷。综上所述,我国古代诗词得以流传,跟以上作法是分不开的。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文学文案

古代诗词怎么翻译-古代的诗怎么保存现在?怎么翻译意思的?

2021-9-7 18:25:59

文学文案

古代诗词来源-有哪些来源于诗词的美好典故?

2021-9-7 18:26:2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