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态度-中国古人对文学的态度,也即文学观是什么?

中国古人对文学的态度,也即文学观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文学观念是诗缘情。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因此从起源上讲,就应该是“诗缘情”。然而由于社会功利或者追求格律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许多诗歌已经逐渐偏离了诗之精义。例如太多的宫廷应制诗,亲朋应和诗词等(当然其中也多有感情充盈者)。针对此文人不良风气,于是便有人提出了“诗缘情”之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观念进一步深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无邪!

其次,农耕文化、家族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的内涵.

到明代,人们对于文学的基本观念、基本主张,是贯通于“雅”文学和“俗”文学两方面的。这里李贽同样起了极重要的作用。他在鄙薄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的同时,却大力推崇《西厢记》、《水浒传》等通俗文学,认为是一种“至文”,而且以极大热情评点《水浒传》等作品,借以宣扬自己的文学思想和人生观念。这给予当代文人以很大的影响。后来冯梦龙整理小说和流行歌谣,也具有相同的意识。

怎样看待诗词格律,是对诗歌创作的促进,还是戕害?

格律诗词,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和风格,诗词讲格律是中国诗歌的发展与进步,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是这门学科的范本。

同样如此,做人也要讲时代法则,万事万物也各有其自身的规律,这都是一样的道理。

做为诗人,弄懂格律当然好了,但你也有多种选项,在恰当时,能写成工整的律诗,代表你有一定的水平和能力。反而言之,假如你自由发挥写了一首诗境很不错的自由体,非要把它改成平仄押韵,对仗合理的格律体,生搬硬套,结果诗意锐减,嚼之无味,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说,就诗体而论,各有其生命力,且并行不悖,难道我们有理由不遵循吗?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文学文案

古代诗词中的尚武-古代文化中流传北方好骑射,南方好诗文,是这样的吗?有什么依据?

2021-9-7 19:06:19

文学文案

适合中学生朗诵的古代诗词-适合中学生多人朗诵的国学经典散文有哪些?

2021-9-7 19:06:3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