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那么多写女性的诗词,为什么却没有萌生关注女性地位的思想?
中国古代那么多写女性的诗词,将女性的情感抒写的淋漓尽致,为什么却没有萌发关注女性地位的思想?
中国的封建的礼教制度,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妻为夫纲。虽有些糟粕,但妻为夫纲。也有可取之处。因为封建社会,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也顶半边天,女子提倡女德,就是勤俭持家、上敬长辈、下育子女、相夫教子、进退有度、坚韧慈爱、善良大度等等。这就是小家治理好,女人功劳,好女人富三代。就是这样。男人有教养的也会很尊敬女性的。尊重自己的妻子的,家和万事兴。人所共知。
封建社会,生产力不是很发达,提供的岗位也不是太多,男人完全有能力养家。女性也不必抛头露面,所以很少出门做事,也不必争个高低,特别是书香门第,更是知书达理。而后来西方的启蒙思想进入中国,特别五四运动以后,开始提倡男女平等。破除封建礼教。女子才开始走出家庭。到学堂读书,开始在外边做事。这也随着资产阶级萌芽开始,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被打破之后,女子开始走向政治舞台。走向社会。
古诗词没有萌发关注女性地位的思想,是有历史渊源的。是社会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她们的情感也不可能滋生,要提高社会地位的思想。这是符合当时情况的,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
你最喜欢赞美女性的古代诗词有哪些?
谢邀!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借此机会,祝头条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妇女的自由与解放,一直伴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古代诗词中,那些宫词丽句,总是透露着女性的哀怨凄迷。只是极少的女性形象的出现,给这种沉闷的局面,带来一抹亮色。
比如戏剧中的"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从军",女词人,李清照的清丽词章,这些都是女性凸显的风采。
妇女真正的解放,是在新中国,是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由此,我自然就联想到舒婷的那首《致橡树》。
这是一首十分清新的现代诗歌。诗人运用内心的独白,借木棉树和橡树的对话,传达了妇女要求独立自由的强烈愿望。朦胧的意象中,透露着无尽的美好,使人读后,有一种清风扑面,昂扬向上感觉。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太有感觉的诗句,分享吧,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