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清风明月、落花满径,怎样铺就共同的文化记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这首宋朝苏轼所著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有这句诗词。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值得我们研究,其优良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清风明月,落花铺径,描写从意境,哲理性思考,声韵人情之美,都细腻刻画,静动皆都生动形象描写,山河故人,明月皎洁,清风拂面,情景交融,声色具备,咏歌欣赏,给人精神享受,给人精神食粮,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灵魂。给人一种静谧的世界独白,使传统文化发挥历史性的作用,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都让人深思陶醉。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底蕴,在引领我们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年轻人成长。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有哪?
元日——用来描写除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生查子——用于描写元霄节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已酉端午——描写端午节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水调歌头》——写中秋月的诗词太多了,著名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本人力荐苏东坡的这一首: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