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可以对封疆大吏随意撤换吗?有没有什么顾忌?
- 封疆大吏,古代一般指省一级的领导,如明代的布政使、按察使,清代的巡抚,他们大多都是负责某大区域的军政事务,手头的权利都是很大的。
- 简单的解释呢?封疆大吏大致就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的职位了。
- 从秦开始,封疆大吏的任免问题都是由中央决定的。因为秦国灭了东方六国后,统治者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实行郡县制。不学周朝的诸侯国制度、这主要是秦看到了这种诸侯国制度会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而疏远的弊端。
- 秦的用"郡县制",封疆大吏由中央政府直接派人"管理",官员对于地方政府只有管辖权,没有官吏任免、土地所有、税收、法律和军队等等权力,都必须请示中央由中央做出最终决策。
- 当然,也有一些意外,由于地理位置和征伐历史的原因,某些地方官员拥有极大的权力,比如秦时的都尉赵佗,他本来就是平定南越的主将,在地方和军队系统拥有极大的威信。秦灭亡后,赵佗就在南海郡自立为王。
- 总结语:对于古代皇帝可以对封疆大吏随意更换吗?这里的答案是:这是每个皇帝都有的权利,至于皇帝任免封疆大吏有没有顾忌?主要是看当时所处时代的统治者,对于中央权利和地方权利的矛盾问题的看法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