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人的诗词是如何被当时的人所知晓并传播的?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们确实应该知道一下,古代诗人的作品是如何流传开来的。其实,道理很简单,与我们今天的微友们的诗歌是如何传播出去的,一点区别都没有!奇怪吗?真的一点都不奇怪!今天,我们的传播主要靠“朋友圈”这个媒介,古代也是这个媒介而已,只不过,我们今天的“朋友圈”可以是互联网,但是我们的“互联网”朋友圈可没有古代的“朋友圈”那样厉害。为什么?因为,古代的朋友圈虽然很小,小到可能只有一个朋友,不过,这些朋友非常铁哥们,个个都有侠肝义胆,他们对朋友的作品非常珍贵,不但抄写保存,还抄写推介给其他朋友欣赏。如果发现朋友有好作品,就会主动抄录,自己欣赏,或者给朋友看,此外,就是邮递。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驿使这样的方法,把自己的书信和诗歌作品,邮寄到外地,因此,就能够在外地传播。这就是古代诗人作品流传的一般社会生态。同时,古代和现在的文化氛围也有很大差异。中国古代读书人,基本没有不懂诗的,他们几乎各个都是诗人,也非常喜欢把自己的作品编辑成诗集。他们又是作者,又是读者,对于作品的欣赏能力非常之高,所以,好作品很容易在朋友圈流传起来,甚至走出朋友圈,传的更远,直至被录入官办的诗集,或者私人出资的出版物。所以,写出好作品是诗歌流传出去最重要的原因。此外,诗人们相互赠诗,也是诗歌流传的一种常见形式。例如杜甫就保存了高适赠他的好几首诗呢,直到杜甫的晚年,这些诗稿还在杜甫的文件包中。我们在唐诗宋词当中很容易看到诗人们相互酬唱赠诗而产生的作品,这些作品,我们至今读来还感觉非常感人。
不过,我们今天欣赏诗歌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读书人有百分之六十是不读诗的,更不必说他欣赏诗歌的兴趣了。所以,即使有人读了你的诗,也不会有什么特别感动的。尽管现在传播渠道非常发达畅通,那又怎样?
用古代诗人写过的诗略作修改便可成为自己的诗吗?如何改?
关于这个问题提得有些唐突,古代詩人的詩是不能改成自己的,为什么呢?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
第一,古代詩人所处的时代,与今日的时代特点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的时代中国是皇帝执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是封建统治。詩人有些受压抑,受排挤,不能重用的遭遇,抒发些忧伤,孤独,或是忧国忧民的感伤。这个是当时的历史时代造成的,如今转眼已经过去了千年,时代不同了,再也没有那些感受了,所以说是改不了的。
第二,用词用字与现代社会的区别。过去古代詩歌的平仄涉及了很多的入声字,现代普通话用的声调,把入声字都划进了三声四声里。过去古代詩人用得是现代人总结的词林正韵,或者是平水韵等等,而现代人按照要求,写字典标注的新韵,很多的发音都不同了,怎么能改呢?
第三,古代詩歌是中华文化的一枝独秀,是享誉中外的文化瑰宝。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呢?就是因为詩人才艺出众,作品优秀,才能被后人广为流传,我们应恭为圣品或精品,岂能乱改。那么做就是对我们逝去的这些詩人大不敬,亵渎了这些神圣!这是万万使不得的!
总之,啰哩啰嗦这些,就是说古诗不能乱改,但是在今天写文章中,可以引用原句,只要注明了出处,都是可以的。
感谢悟空问答平台!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