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雁的象征意义-雁在古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雁在古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 “雁序”:飞雁的序列。杜甫有诗《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 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汉代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所谓“断鸿”,是失群孤雁。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张久龄云:“孤鸿海上来。”

雁在古代有什么象征意义?

1 古称书信为“鱼雁”。 在我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像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而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有诗曰:“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2 “归雁”指远离他乡,思念家乡,回家的人。 《归雁》杜甫 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回?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3 大雁还是情种,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说的就是大雁,因为大雁是一旦配偶死去,就不再相配的禽类。4 代指志向高远的人,才能不一般的人。 “鸿鹄”指鸿雁与天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三:“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自《史记》中《陈涉世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起者陈胜在未起义前,在农村被人雇用去务农时对佣着说的话,现已简化成常用成语“鸿鹄之志”,用来形容远大的志向。 5 指君子。 大雁是候鸟,古人认为大雁冬去春归,是很讲信用的,“信也”;大雁南飞的时候排成整齐的雁阵,是很有礼貌的,“礼也”;大雁晚上休息的时候是有放哨的,很聪明,“智也”;同伴受伤了,也不离弃,是很讲义气的,“义也”。古人有很多赞美大雁的诗词,只不过是对人性的一种寄托罢了。不好意思,我就知道这些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文学文案

古代诗词专用术语-古代诗词中,有哪些句式?

2021-9-7 22:15:37

文学文案

描写后悔的古代诗词-形容后悔的诗词有哪些?

2021-9-7 22:15:5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