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或格言警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为什么我们都能或多或少背几首古代的诗词,而现代的诗歌却不怎么接触了?
江河在奔流,不息地奔流,经过遥远的路程,到达汪洋大海。诗歌也是这样,诗歌只有顺应历史潮流,不断推陈出新,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四”运动以来,一些有远见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旧的诗体已不能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才在批评继承的基础上,并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营养,不断探索、创新、丰富诗歌,使现代诗歌也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艾青、郭小川、贺敬之、海子等。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但继承的是精神实质,而非其外壳,而且要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对于传统诗歌的继承,也不是一味的拿来主义,必须推陈出新,不然诗歌的繁荣只会是一种枉想。
没有诗意的生活,决不是高尚的生活。一个人只会贪恋金钱和物质,而没有诗与远方的追求,只能说是一个低层次的人。而墨守于过去,而不追求于未来,这样的人就如干枯了的朽枝。
我们学习过去,是为了创立和发展,而不是为了回到过去。
就诗歌而言,多学习唐诗宋词,从中汲取营养,更重要地创新出更适应现代生活的现代诗来,让大众喜闻乐见,才是诗歌发展的方向。
多学习古诗词,繁荣和发展现代诗,才是正道。如果认为人们学习古诗词,就认为现代诗不应发展,这种观点,会毁了民族诗歌的繁荣。
当前现代诗之所以没有好的诗篇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会上的人都在为挣钱而挣钱,人们读读古诗词大都也是为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