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元、明、清三个朝代诗词文学的代表人物?
元诗初期,南宋刘辰翁、赵孟頫、等崇唐诗风清丽婉,从金过来的,元好问、刘因等学苏轼的诗,风古朴豪放。
元诗中期,虞集、扬载、范椁、接俱斯元代四大家。能用汉字写作的,少数民族诗人,有著名的云贯云石,萨都剌等。
明诗初期,诗坛代表诗人,宋濂、高启、刘基。
明诗至明成祖,永乐到明孝宗弘治时期,出现扬士奇、扬溥、扬荣、为代表的台阁体,弘治、正德年间,出现了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弘正体。他们提倡秦汉古文,汉魏盛唐诗歌,反对台阁诗。嘉靖、隆庆年间出现了,李攀龙,王世贞、等为代表的嘉靖体古诗风。万历年间,又出现了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体。
清朝出期,出现两类诗人如吴伟业和钱谦益。另一类顾炎武、吴嘉纪等。
康熙年间,王世滇,倡导“神韵说”而被尊为第一诗人,他的诗以七绝最有特色。从康熙末年到乾隆、嘉庆年间,又产生了许多诗歌流派,有代表性的,倡导格调“性灵说”的袁枚,与袁枚合称的,“江右三大家“,蒋士铨、赵翼,以及诗风质朴泼辣的郑燮。翁方刚、黄景仁等诗作感伤动人。
诚谢平台推荐首页!
古代有哪些关于诗人被贬的诗词?
悟空提出古代有哪些被贬的诗词?
笔者认为,古代有很多,因为许多诗词人都有被贬的经历,自然能从诗句窥探出来一二。若非要以诗词中读到贬字才算被贬诗词的话,那可能是望字生意,太小儿科了。一般诗人词客也不会如此作诗。但也有特例,譬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其中就有贬字在诗句中。但绝大多数都是含蓄表达着被贬的心情。
我想说一说咱家乡古人的被贬之诗。
张孝祥(1132~1170年),字国安,号于湖居士。他是南宋著名词人。1154年,他高中状元,出任镇东节度判官。但因上书为岳飞伸冤遭到秦桧陷害,其父被打入监牢,而自已则被贬回乡。在这期间他作了一首《蝶恋花 于湖》
恰似杏花红一树,
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
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
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
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这首词看起来是在写景,其实掺杂着词人的心情。首先是杏花红灿结子无数,然而漠漠的春阴笼罩着天空,缠着柳絮,可见心情是多么的不爽。好端端的春色被风雨破坏了!这不是含蓄表达自己的处境吗?下阙写到春到家山须小住,意思但愿这次被贬是短暂的,使召回的春景将很快地到来。最后两句是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意思美好的春景一定许应我的愿望。事实也果真如此,1155年秦桧去世,张孝祥重新被朝庭召回启用了!
我为什么要去说张孝祥呢?因为张状元确实值得一书,他为家乡做了一件大善事,就是将他词中所写得绕院碧莲三百亩的花园捐出来了!现在芜湖镜湖公园,就是在他捐出的私家花园上建成的,原名陶塘。清朝诗人黄钺,作于湖竹枝词(其一)
升平桥畔状元坊,曾寓于湖张孝祥。
一自归来堂设后,顿教风月属陶塘。